当前位置: 首页 英汉词典

少儿英语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1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英汉词典 文档下载

对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究,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作综合研究,这是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师用了过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的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此外,小组活动、两人活动、合作学习、个别化学习、合理有效的评价都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有效方式。

少儿英语教学论文

《新时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研究》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有一套重要的教学方法。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对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究,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作综合研究,这是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是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要通过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目标明确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而有些活动的教学目标指向性不强,甚至指向错误的教学目标。如,在一次听课中,有位教师在教学单词 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 book, school bag, notebook的拼写时,让学生用身体的运动写出单词的字母,有的学生显得很兴奋,而有的学生纯粹是在那里乱扭,甚至连字母都不拼读,只是觉得好玩,好笑。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但不能起到真正强化单词拼写的作用。像这样不能指向正确的教学目标的活动我们不能认为它是有效教学。

二、情境创设要真实便于操作,合理分配时间

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有的教师设计了利用 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在学习“ At the zoo”话题时,教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 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并能说 I like monkey。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然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尤其在一些展示课的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用大量的时间和语言创设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授“ My clothes”的内容时,设计了开服装店,买服装的活动。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学生每四人一小组,分别在家里 draw一些服装 picture带到课堂上开展活动。但是在授课时教师首先教学生用纸和彩笔在课堂上制作 shirt,T-shirt, skirt, dress, trousers, sweater, jacket, vest, jeans, pants等图片,结果 35分钟的一节课,学生用了近 30分钟的时间制作 “clothes pictures”,最后教师仅在临下课前几分钟的时候,让学生用做好的“ clothes pictures”开展 clothes shop,进行对话练习。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师用了过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的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又如,有的教师在教“ in, under, on”方位词时,设计了捉迷藏的活动。教师精心地把教室布置成家庭房间的场景,有床、桌子、箱子等物品,一名学生蒙着眼睛猜另一名学生藏的地点。由于学生对活动的场景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同学位置的教学活动中,并且由于活动场景的有限,每次只能有两名学生参与活动,使得该活动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注重教学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而且要考虑到活动的可参与性和效率性。

三、课堂教学语言应简单易懂

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教师在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使用英语,这样可以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英语指示语应当简单和明了。然而,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有限,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词句,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TPR”最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如,教 big, small, short, long, tall等单词时,教师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演示,“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 “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等,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单词的汉语意思,并且,学生也在一起跟老师做肢体语言表演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实施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有很多。此外,小组活动、两人活动、合作学习、个别化学习、合理有效的评价都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有效方式。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谈交际法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3、论Internet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4、试谈简笔画教学法 5、试论英语教学的情景创设 6、谈如何建立一个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 7、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8、双重活动教学法中跨文化教学 9、外语教学的和谐气氛与有效交际 10、第二语言习得与幼儿英语教育 11、试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2、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3、完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4、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 15、兴趣活动交际 --- 浅谈交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6、论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 17、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动机因素 18、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法初探 19、中西方文化差异——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0、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引入 21、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22、EFL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与课堂互动 23、EFL课堂师生互动中的错误纠正 24、试论运用“发散思维”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5、素质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 26、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27、论英语素质教育在落后地区县乡小学实施的困难 28、试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9、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30、浅议农村小学提高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31、素质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现 32、谈现代小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33、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 34、非智力因素在小学学习中的作用及其培养 35、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及其实践思路 36、论我国与美国的外语教育及改革 37、浅谈禁忌语和委婉语之关系及各自用途 38、英、汉价值观念与礼貌用语 39、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40、试谈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 41、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语言体现 42、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43、文化差异与英汉习语翻译 44、浅谈如何综合选用直译和意译 45、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 46、汉语成语的英译技巧探索 47、英语习语的翻译技巧 48、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 汉英翻译中的“求同存异”原则 49、如何发挥电教设备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50、浅议外语电化教学 51、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2、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关系 53、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4、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焦虑及解决策略 55、简笔画—英语教学中简单高效的教学手段 56、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和技巧 57、电子辞典与英语教学 58、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 59、母语在基础教育各阶段中的作用 60、试论如何提高大班课堂教学的效果 61、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62、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少儿英语教学 63、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 64、英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补差方法研究 65、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 66、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67、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68、任务型教学法研究 69、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的影响 70、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71、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72、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73、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74、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75、教师教学行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76、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 77、教学法实践调查报告 78、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79、网络时代如何学好英语 80、家庭教师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利弊 81、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82、小学英语课堂上的Daily Report 83、中外教师课堂提问方法比较 84、中外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比较 85、中外教师对学生总体要求之比较 86、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法原则 87、浅谈交际法语言教学的模式 88、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作业布置法的实践和研究 89、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英语课堂 90、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大胆的外语学习倾向 91、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 92、试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93、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94小学生英语听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95、培养和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法 96、巧用传媒资源优化英语教学 97、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思想在指导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98、浅谈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艺术 99、低龄英语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100、肢体语言在低龄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01、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0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103、初等教育(英语方向)专业的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技能) 104、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105、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06、简笔画-英语教学中简单高效的教学手段 107、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少儿英语教学 108、教师教学行为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09、小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110、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11、试论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发展前景 112、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3、浅谈英语教学基本环节的实施 114、谈英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115、谈课堂活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116、谈教师与课堂活动中的角色 117、谈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8、如何实施英语交际教学法 119、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排除汉语的干扰 120、如何组织好课堂的教学 121、如何设计情景教学 122、优秀语言教师素质--专业学生的观念调查 123、浅谈“pairwork”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24、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交流 125、多媒体英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26、英语教学活动中作业布置法的实践与研究 127、论多媒体教学条件下的师生互动 128、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 129、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互动 130、On the Practical Ways to the Improvement of Four English Skills in primary School 131、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primary English teaching 132、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133、How to assess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134、The art of questioning in English class 135、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136、Micro-teaching and Student Teacher Training 137、On English Test Design 138、Question-Answer Techniqu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eaking Ability 139、On Bilingual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140、How to Design Question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141、New Concepts of Modern English Teaching满意请采纳

英语论文的题目(参考)Study on the Child Image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儿童形象 A CHILD OF NATURE: ON EMILY DICKINSON'S NATURE COMPLEX 璞玉无暇,浑然天成:论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情结 A POLYPHONIC ANALYSIS OF THE SOUNF AND FURY “对位法”分析《喧哗与骚动》 The Use of Zero Article Before Class Nouns 类名词前的零冠词用法解析 An Analysis of Factors of Martin Eden's Suicide 导致马丁.伊登自杀因素的分析 Factors Affecting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中影响婚姻的因素 A Probe into Anti-slavery of Mark Twai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im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探讨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任务教学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Various Circumstances That the Inversion Is Used Under and Comparison with Chinese 运用到状的多种情形及与汉语的比较 Individual Factos Contributing to Gatsby's Tragedy 导致盖茨比悲剧产生的个人因素 The Direc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Juvenile English Teaching 直接教学法及其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On Social Factora to the Failure of the Americam Dream——A Contrast between Gatsby and Willy Loman 论美国梦破灭的社会因素——盖茨比和威力洛曼的比较 On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om in The Grapes of Wrath论《愤怒的葡萄》中汤姆的心理变化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Culture 浅析文化教学 Culture Conmflicts in English Teaching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 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A Research of Rhetoric in Jane Eyre 关于《简爱》中修辞的研究 On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论苔丝悲剧的原因 On Symbolism and Portraiture in The Great Gatsby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和人物描写 Multianalysi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in The Sun Also Rises 透视《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迷惘的一代” On Robinson Crusoe's Character 鲁滨逊人物分析 The Use of Symbolism in Scarlet Letter 论《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On the Writing Features Of The Cal l of the Wild 论《野性的呼唤》的写作手法 Character Analysis of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与海》主人公——桑提亚哥形象分析 Communicative Approach of English Teaching 英语教学之交际法 On the Theme of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论《丧钟为谁而鸣》的主题思想 How to Be a Good Guide in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怎样在中学教学中做好引导者

少儿英语教学理论有哪些

第1个就是整合性原则。第2个就是兴趣性原则。第3个就是互动性原则。第4个就是有序性原则。

幼儿英语教育的原则是研究者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探索、积累而总结出的典型教育教学经验,是幼儿英语教师实施教学活动、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和指南。实践的感知和理论的探究表明,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运用各项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其整体性功能和作用,才能够顺利有效地解决教学任务、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终实现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一、趣味引导原则

幼儿英语学习阶段是幼儿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是激发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始动力,是幼儿学习英语的有效基础。如果教师的教学枯燥无味,幼儿就会逐渐失去对英语的好奇,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和他们将来英语学习的成败。在幼儿英语教育中贯彻趣味引导原则,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实施有效英语教育的关键。

趣味引导原则的含义:英语教育的趣味性,是指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与英语学习与活动。具体地说,趣味引导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幼儿英语教育中,应尽可能利用有趣的教学材料,创造轻松愉快且神秘夸张的学习氛围,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教学互动积极引导幼儿以愉快轻松的状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并帮助幼儿在参与和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所带来的欢乐,逐步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循序渐进原则

语言的获得是一个不断学习、巩固和使用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知识结构论”、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与发展相互作用的理论,都强调教学要按学科的逻辑系统进行,不能越级而进。循序渐进的原则正是为了防止教学过程脱离了英语学科课程的体系,防止违背幼儿的学习规律﹑对幼儿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而提出的。

循序渐进原则的含义: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中提出循序渐进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遵循知识﹑学生和教学的顺序和客观规律,从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教育活动的实际出发,按照英语知识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具体的英语教育活动,并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来学习与感知英语。

三、潜移默化原则

幼儿的认知能力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英语是幼儿的第二语言,在大多数条件下,幼儿无法接触到像母语一样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时,应该尽量为孩子们提供贴近生活的英语语言环境,使他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吸收丰富的英语语言刺激和经验,为其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潜移默化原则的含义:潜移默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中所谓的潜移默化原则强调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和一日生活之中,调动一切方式和手段,组织设计生动活泼的英语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游戏、环境和玩乐中不知不觉的自然习得英语。

四、情景交际原则

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是指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时间、场景和环境。语言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培养幼儿初步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幼儿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幼儿英语教育应在情景中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并开展交际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情景交际原则的含义:所谓情景交际原则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参与英语交际活动,把所学语言项目恰当地运用到具体的情景中,让孩子们充分体验该语言项目所发生的背景,为他们能够正确归纳、内化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规律创造条件,从而培养幼儿正确、得体、有效地运用英语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在进行学前幼儿英语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趣味引导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潜移默化的原则,以及情景交际的原则,这样孩子才能学好英语。

首先必须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必须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英语知识,并且英语更应该以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

少儿英文儿歌教学

1、《I miss you my friend》

I miss you my friend, I miss you my friend.朋友我想你了,朋友我想你了

Oh, long time no see, 好长时间不见了

Oh, how are you doing你还好吗?

I miss you my friend, I miss you my friend 朋友我想你了,朋友我想你了

2、《Ten red balloons》

Ten red balloons hanging on the wall.墙上挂着十个红气球

Ten red balloons hanging on the wall墙上挂着十个红气球

One red balloon flies away一个红气球飞走了

And nine red balloons hanging on the wall.墙上还挂着九个红气球

Nine red balloons hanging on the wall墙上挂着九个红气

Nine red balloons hanging on the wall 墙上挂着九个红气球

One red balloon flies away一个红气球飞走了

And eight red balloons hanging on the wall墙上还挂着八个红气球

Eight red balloons hanging on the wall墙上挂着八个红气球

Eight red balloons hanging on the wall墙上挂着八个红气球

One red balloon flies away 一个红气球飞走了

And seven red balloons hanging on the wall墙上还挂着七个红气球。

3、《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头、肩膀、膝盖和脚趾

Knees and toes,膝盖和脚趾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头、肩膀、膝盖和脚趾

Knees and toes.膝盖和脚趾

Eyes and ears and mouth and nose眼睛、耳朵、嘴和鼻子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头、肩膀、膝盖和脚趾

Knees and toes膝盖和脚趾

4、《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老麦克堂纳有一个农场伊呀伊呀呦

And on this farm he had some chicks, E-I-E-I-O农场里有很多小鸡伊呀伊呀呦

With a chick chick here and a chick chick there 这里唧唧唧那里唧唧唧

Here a chick, there a chick, everywhere a chick chick到处都是小鸡唧唧唧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老麦克堂纳有一个农场伊呀伊呀呦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老麦克堂纳有一个农场伊呀伊呀呦

And on this farm he had some ducks, E-I-E-I-O农场里有很多小鸭伊呀伊呀呦

With a quack quack here and a quack quack there这里是呷呷呷那里是呷呷呷

Here a quack, there a quack, everywhere a quack quack到处都是呷呷呷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老麦克堂纳有一个农场伊呀伊呀呦

扩展资料:

歌唱的姿势

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唱歌训练过程中,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姿势的正确了,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这好比我们的跑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

正确的歌唱姿势一: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

正确的歌唱姿势二:1、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2、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忌紧咬牙关。3、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正确的歌唱姿势三: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倚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的面积,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叉叠起。

参考资料:唱歌 百度百科

英文儿歌不仅能启迪孩子的心智,还能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英文儿歌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英文韵律感,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习得英语语音技巧,如连读,弱读,失去爆破...

给各位家长推荐16首少儿英语启蒙必备英文儿歌动画——i2 Early Birds分级儿歌动画!

一、【适用人群】2-6岁语言学习者

对于英语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英文儿歌是最适合的英语启蒙方式之一!而动画的形式又让儿歌变得更有画面感、轻松有趣、更有利于孩子对词汇和句型的理解学习。Early Birds是一套多元化全美语幼儿英语启蒙教材,专为2-6岁的中国幼儿研发编写而成。教材编写遵循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提供以故事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及资源,助力家长及老师营造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帮助孩子以浸入式的方式自然地习得第二语言。

二、【歌名概览】

01- THE I LIKE SONG

02 - BLUE BALLOON

03 - SING FOR ME

04 - PIGS AND CHICKENS AND FISH AND SHEEP

05 - CAN'T YOU SEE?

06 - THE LOOK! SONG

07 - HOW CAN I SLEEP?

08 - IT'S A MESS!

09 - COLD ICE CREAM!

10 - NOW IT'S IN MY TUMMY!

11 - TICK TOCK, IT'S 3 O'CLOCK

12 - WHAT DO YOU SEE?

13 - BIG POTATO

14 - FLY AWAY!

15 - DINNER TIME!

16 - ZOMBIES AND MONSTERS

家长要选择纯正的英语儿歌、绘本、动画等,坚持纯正语料的输入,让宝宝在沉浸式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并习得英语。免费领取30本有声双语绘本、原版儿歌动画

一、《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最朗朗上口的一首英文歌,爸爸去哪儿中timi和林志颖一起唱的开场曲。中文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你一定很熟悉。这首英文歌的好处是同时可以中英文对照学习,唱中英文版本,宝宝也能自己从中发掘出奥秘来。

二、《Old Macdonald 》

经典英文歌曲,一个调调反复重复,里面有各种小动物,郎朗上口,宝宝可以边玩边唱。只有少数单词的变换,所以学习起来也非常容易。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 i e i o;And on his farm he had some cows, e i e i o;with a moo moo here and a moo moo there;here a moo there a moo;everywhere a moo moo;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 i e i o”只要记住几个象声词和动物名称,都是在重复中学习,宝宝也很容易上口。

三、《Row, row,row your boat》

这也是一首英文儿歌中的洗脑歌,曲调的旋律几乎会常伴左右,歌词也是极为简单。摇啊摇啊摇小船,很多场景和跟宝宝玩耍的时候都能唱的歌曲。看两句歌词学习一下吧“Row,Row,Row your boat,Gently down the stream.Merrily,Merrily,Merrily,Merrily,Life is but a dream.”

四、《Down By The Station》

这首英文歌曲也比较有意思,也是非常经典的一首。里面有很多象声词,而且相对声调都比较重,小宝宝们会很开心一直重复。并且也有相应能够配套的绘本一起阅读,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Down By The Station》

几乎每一个宝宝到幼儿园都会学习的一首英文歌,节奏感很强,英文朗朗上口。

“Apple round,apple red.Apple juicy apple sweet.Apple apple I love you,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Apple round,apple red.Apple juicy apple sweet.Apple apple I love you,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

1、If You Are Happy

《如果你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的英文版,也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儿歌之一。不论是早教机构还是双语幼儿园,很难错过这首儿歌和孩子们一块儿做互动。内容简单,节奏鲜明,又能明确的配合以动作,让孩子们边听边做动作,好玩儿极了。

2、字母歌

字母歌又称英文字母歌或ABC歌,是世界上多个采用拉丁字母作书写文字的国家所通用学习字母时经常唱的歌,歌词很简单,就是26个英文字母按顺序唱出来。它是一首经典的儿歌,节奏欢快,歌词脍炙人口,把26个英文字母编成欢快的儿童歌曲,方便小朋友记忆和朗读。

3、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是根据一首在法国叫做《雅克兄弟》(另译《雅克教士》,在德国叫做《马克兄弟》,在英国叫做《约翰兄弟》)的歌曲重新填词改编成的儿歌。在中国,将第一二句的“雅克弟兄”改为“两只老虎”,歌词大意也改为这只老虎没有眼睛(或没有耳朵),又或没有尾巴而惊叹其“奇怪”。

4、Two little blackbirds

Two little blackbirds主要适合7岁以下儿童手指游戏的儿歌,整首歌曲段落少,旋律简单,易于哼唱。标准发音可以促进儿童对英语的认知,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做相应的手指游戏,边做边唱歌也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5、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英文童谣,童谣的节奏柔和而温馨,人们不禁变得安静而快乐。在唱整首歌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的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颤抖,让孩子更好地体验歌曲温暖的旋律,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还可以用孩子的歌曲做手指游戏。

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我国幼儿的英语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极具争议性,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事实上,根据幼儿大脑和思维的发展,进行英语教育不但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并且幼儿的英语教育应最先在家庭中进行。 一、幼儿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即出生后的10~12年,人的大脑中主管言语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言语中枢尚未定位,大脑的左右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学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言语习得的能力逐渐下降。一些研究成果表明:语言学习宜早不宜晚,12岁以前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对语音在学龄前期最为敏感,其次是对语法的掌握。幼儿时期是儿童习得语言的最佳时期。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早在50多年前就提出,人有先天的掌握语言规则的能力,其体现机制就是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Chomsky认为,LAD中潜存着一整套普遍的语言规则,这些规则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就能构成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转换语法。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如果我们同时对幼儿进行两种语言的教学,即对幼儿的LAD装置进行两种语言的输入,LAD会同时将备用的转换语法与输入的结构进行比较和匹配,不断调整直到吻合,也就是说,幼儿的先天语言获得机制会自动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不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负担。现有大量研究表明,两种语言都很流利的儿童在分析推理、概念形成以及认知灵活性方面的测试中都比只会一种语言的同龄人做得好,他们的元语言技巧得到了特别好的发展,他们更意识到了词语只是随意的符号,也更了解了语言结构和细节,更擅长于注意到在口头的和书面的作文中语法和意思的错误――这些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阅读成绩。 也有研究者担心,同时学习母语和外语会使幼儿产生混乱,减缓语言学习速度,甚至无法区分两种语言,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一个相关的研究发现,两种语言家庭的孩子获得两种语言的速度要比他们只学习一种语言的同伴慢得多,然而这种落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消失了,他们在两种语言上的精通最终会使他们达到自如地运用任何一种语言。有关儿童语言理解力的研究十分清晰地表明,儿童可以区分不同语言发出的声音和音素。因此,理解混乱或者不准确并不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幼儿可以用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词替换另一种语言中的相同意义的词,即反映了延伸原则。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不会给儿童带来语言发展障碍,反而会促进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二、家庭英语教育的原则 1.在自然真实的语境中潜移默化 语言只是人类交际和认识世界的工具。全语言理论强调,儿童的语言学习是自然而然的。在家庭中,家长没必要让幼儿进行有意记忆,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实施自然的影响。家长在教幼儿说话时,应注意创造真实的场景,如教幼儿认识“apple”一词,就应该将真实的苹果或者苹果图片摆在幼儿面前,给幼儿以直观的印象,在幼儿潜意识里也会认为这个词是有意义的,值得记忆。 多数家长在教幼儿学习第二语言时,都表现出了急功近利的色彩,一味要求幼儿记忆单词,忽视语言的运用性。在家庭英语的教育中,应着重在语言的意义运用上,强调幼儿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可以先不要求幼儿会说。比如,家长可以用英语问幼儿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用中文回答即可,一段时间以后,再引导幼儿用两种语言表达。 2.遵循母语学习模式 幼儿是通过联想原则经过选择性强化而获得母语的。在这个过程中,词语作为信号,和它所代表的具体事物之间建立的联系,以及语言本身各种成分之间建立的联系,最终形成了幼儿头脑中稳定的语言体系。在英语学习中,家长应鼓励幼儿多看、多读、多说,给幼儿全方位的英语刺激。在学习中,应特别注意学习时间和学习量的积累,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意中断幼儿的学习,保证幼儿学习的连续性。 3.重视“读写准备” “读写准备”运用到幼儿身上,就是父母把幼儿最喜欢的故事反复读给他们听,幼儿会在短时间内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根据他们的理解来讲述这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开始将一些特定的声音同特定的书面文字联系在一起,阅读便开始了。在英语的学习中,如果加强读写准备,将很有效地促进幼儿对英语的认知,儿童会轻松地将语音和单词以及词义联系,并了解在什么情境中使用,这比机械地记忆单词好得多。 4.维持幼儿学习兴趣 研究发现,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正确的”或者是“标准的”,而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对幼儿来说,只有当他们的外语学习是有用的,即能够用外语来沟通时,这种学习才能对他们产生意义。 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完成大量的毫无意义的练习,而进行英语教育的儿童忍受更多,比如重复听写单词,而该单词却并不会在幼儿日常生活中使用。无意义的教学本身没有内在的、本质的意义或目的,不能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把它们提供给儿童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某种技能进行练习。 如果说幼儿在幼儿园或者学校中已经忍受了大量的无意义联系以至于快要磨光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在家庭中,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维持对学习的兴趣。家长应把学习英语的新鲜的刺激、有趣的故事、丰富的见识、愉快的感受等传递给幼儿,不要让幼儿觉得学英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5.进行家庭学习,注重幼儿与家长的交流互动 “家庭学习”一词所传递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它是指各种类型的家庭在一切可能环境下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当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同学习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在幼儿家庭英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还应该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和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并且,经常进行家庭学习还能有利于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交流,建立良好的情感,对幼儿的人格发展有一定好处。 参考文献: [1]陈 琴.庞丽娟.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5):27-30. [2]赵 琳.儿童早期语言教育与其后继语文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报告――一项早期家庭教育的追溯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11):15-18. [3][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沐守宽.曹子方.谈谈幼儿的双语学习[J].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08(1):17-18. [5]刘 华.习得理论指导下的家庭幼儿英语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3(11):47-48. [6]傅 灵.全语言理论与幼儿外语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4(7):82. [7]弓立新.家庭学习[J].学前教育研究,2001(4):76.

幼儿语言的英语教育论文

一、引言

国外研究表明,幼儿学习语言是在幼儿先前掌握的语言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幼儿在学习外语时,他们会将已经掌握的词汇运用到外语学习中去。幼儿使用母语知识来帮助了解和掌握外语学习中遇到的词汇、句法结构等。幼儿的年龄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英语渗透活动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渗透活动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英语环境,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英语实践机会,帮助幼儿发展双语能力,巩固所学英语知识,拓展幼儿的活动经验,给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使幼儿享受到学英语的乐趣,培养幼儿英汉双语能力。

二、幼儿语言教育的英语渗透的目标

幼儿的英语教育目标应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科学教育观念,它应体现以下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情感目标。这是幼儿英语教育首要的、基本的目标。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状态,而且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它可以驱使人去行劫。因此,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前提、保证和动力。只有激发起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英语教育的效果,使幼儿学而知乐,破除学习英语的畏惧感和神秘感。因此,教师要重视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善于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为幼儿营造轻松、有趣、生动和真实的学习环境,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生动有趣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幼儿满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去接触语言符号,接受英语教育。

2、训练幼儿的模仿能力,打好语音基础—认知目标。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的一些语音是汉语语音体系中不存在的,英语的发音习惯与汉语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要让幼儿通过听说活动,大最的英语语音输入,让幼儿通过模仿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为以后的学习下扎实的语音基础,使幼儿的英语教育正真成为未来学习语言的准备阶段。幼儿在反复听、反复模仿语音的基础上,若习得不规范的语音、不正确的语音习惯,以后将难以纠正。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语音和语言是否标准。

3、听说领先,启动开口,培养幼儿初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社会目标。幼儿的语言学习是先声后形、先简单后复杂、先感性后理性、先习得后规则。听说领先反映了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顺乎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幼儿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培养幼儿在日常英语环境和英语活动中学会开口说英语、用英语的能力。幼儿以乐意与人交谈并且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并理解日常用语,能听懂和会说为目标,以体验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礼貌的语言交往、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幼儿英语交际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然、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培养交际的能力。而且,在英语交际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为幼儿提供更加自然、有效的学习和交流环境让幼儿逐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锻炼孩子的英语交际能力,也为幼儿塑造乐观向上的个性品质奠定了基础。

三、实施幼儿英语教育渗透目标的注意事项

幼儿英语渗透的目标应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从幼儿语言学习特点和英语学习情况出发,从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现状出发,体现全面教育的特点。

1、在幼儿一日的生活教育目标中自然渗透英语。幼儿年龄越小,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也越紧密。生活是丰富的、自然的,蕴含着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隐藏着丰富多样的英语教育资源和内容,具有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价值。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创设好的英语环境中,恰当地运用英语开展活动,为幼儿提供学习和练习英语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模仿、操练,培养幼儿对用英语组织的日常生活活动感兴趣,理解和巩固一日生活英语。

2、把英语学习当成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来对待。幼儿学习的途径主要是口语。因此,幼儿学习英语主要是锻炼英语听力和口语。幼儿对声音的敏感特点使得幼儿语言的学习有一个先会“听,(听发音、听语调),然后“理解”,再到会“说”(模仿发音、练习发音、纠正发音),最后到“表达”(交流和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实施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英语教育活动,不仅要多运用语音听力输入材料,让幼儿多接触英语语音材料,还要结合英语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创设英语角,进行日常英语渗透等。

3、在幼儿园的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活动领域渗透英语。在幼儿的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活动各领域中渗透英语,把中、英两种语言结合起来,使得幼儿在各活动领域拓宽英语词汇和句型的学习,让幼儿在各领域活动中动嘴、动手、动脑,在玩中学,促进幼儿在各个领域进行整体的、有机的知识整合'通过在幼儿的五大领域教育中进行英语渗透,促进幼儿英语能力的整体发展和提高。例如:在健康领域教育中渗透英语教育,使得幼儿熟悉和理解英语体育词汇、营养词汇、游戏等相关词汇。

4、开展综合英语主题活动。幼儿英语的学习在中国缺乏英语运用的现实环境,教师要努力创设环境,可以通过一些英语国家的特别节日如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相关内容活动来开展。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通过制作卡片和图画、音乐活动、装扮教室、准备表演等活动,创设充满英语文化要素的环境,这些给幼儿提供大量直观实际的语言运用和学习巩固的机会,幼儿既练习了语言,又锻炼了社会交往的能力,也促进了幼儿开朗活泼个性的发展。

四、幼儿英语教育渗透的实际案例

在英语故事活动“Thegreatbigturnip”中,教师根据故事的内容,首先,将故事中的角色图片展示给幼儿,如:Grandpa,Grandma,Boy,Doggy,Kitty,Turnip,seed,hole等,让他们先认识这些英文词汇;其次,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向幼儿出示故事的内容图片,运用身体语言和图片,对幼儿讲述故事,同时,让他们理解:digahole,plantsomeseeds,watertheseeds,theturnipisbig,pullitout,pleasehelpme等。由于这个故事中的动词词组比较多,教师可将英文动词词组写在卡片上,和相关的图片连在一起。让幼儿讲词汇与图片、加上身体动作,掌握词汇,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的目的。教师在向幼儿讲完故事后,运用图片和人物卡片,带领幼儿用英文复述故事,指导幼儿根据故事进行表演游戏,最后,让孩子在“拔萝卜”的活动情境中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所学英文词汇。

故事表演结束后,教师将故事中的人物图片和萝卜等道具放在教室的活动区,布置成一个故事情境,提醒幼儿日后可以自己不断回忆和用英文再现这个故事,重复故事中快乐地集休拔萝卜的情感体验。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借助英语向幼儿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故事画面,其中有人物角色图片、萝卜的成长图片,还有收获大萝卜的快乐过程。它不仅将英语学习渗透整合在该故事活动的各个环节,还达到了让幼儿倾听故事、学讲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英语学习目标,同时又让幼儿了解和体验到相关的生活、劳动场景,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正真做到了英语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全方位渗透。蒙台梭利认为,语言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人类思想智慧的产物,幼儿学习语言首先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开始的,而发展完成之后就成为大脑的一部分。说话、书写状态及阅读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能完善幼儿的个性,提高幼儿认识、理解、思考及改造世界的能力。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幼儿语言运用离不开现实的情境。

幼儿学习语言是随时随地进行的,在不知不觉中会获得大量的词汇和理解表达的经验,因此英语语言学习渗透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在幼儿所获得的各类知识中。因此,发展幼儿英语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其英语语言发展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卢喜飞.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及其对英语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8)

[2]强海燕.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发展概述田[J].比较教育研究,2004(7)

[3]李桂云.儿童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隐性课程角度解说[J].教育理论研究,2007(9)

《学前英语教育研究状况及建议》

摘 要:校园中实行双语教学的模式后,校园中的英语老师的知识结构从原本的单一语言的结构向多元化知识结构,我们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介绍对幼儿园英语老师的文化知识结构的培养。

关键词:学前英语;教育研究;状况;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本科四年制和专科三年制的学生。从历年英语课程的设置来看,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完成大学专科英语的教学要求,一直是在全国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统一的教学目标、规格与模式,但这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英语能力的要求有很大偏差。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走向了大众化,各高校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的教育产品,学生毕业后也实行了学校推荐就业、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根据我院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发现许多幼儿园都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幼儿英语教学,幼儿园英语的日益普及和双语教育的推广,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生被寄望成既能掌握良好的幼教专业技能,又能流利地运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中就遇到了英语应用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合的状况,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和英语专业的中职生相比,哪个专业的学生就业更有优势?如果单从英语教学技能上选择的话用人单位还是倾向后者,这暴露出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首先,在教学结构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针对性不强,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从学生的职业导向上设立培养目标,采取有效的培养途径。其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只停留在完成大学英语学习,通过高等学校英语考试,而没有体现在专业上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三,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材短缺,也是导致教师在讲授中没能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创新的问题所在。针对以上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幼儿英语教学,应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满足社会对幼教英语人才的需求。为此,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英语教学的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注重教学中的职业导向,教学多元化,使学生在三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能胜任未来的幼儿英语教学工作,在求职中增加筹码,满足社会对幼教英语人才的需求。

二、语言学知识、语言教学法知识与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教学知识指的是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英语的知识,这其中就囊括了单词、语法结构、发音、用法等等。我们在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中,因为幼儿还没发育完全和认知能力差,幼儿很难接受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的环节中,要学会让孩子们在做游戏和进行活动时获取知识,并且让他们学会用学以致用。

英语的教学方法内容不但要非常熟悉各种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还要发现其中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切实根据幼儿的不同、幼儿的水平、教授的知识等实际情况,采取最合适的和最好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实践环节。

三、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职业导向的确立

根据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社会的需求,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大学生对英语掌握的要求,我们将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大学英语基础课、学前英语专业课以及幼儿英语教学法课。

大学英语基础课开设在第一学年,两个学期,每周3-5学时。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各个学校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自主制定本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大学生对语言基础的掌握和听说写译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又要有利于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掌握的个性化需求,以满足他们将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应着力于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提供多种渠道,扩大学生英语输入途径,提高学生语言的输出能力。我院各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材选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实用英语教程》,其主体部分按照话题和功能、课文学习、综合练习和写作训练进行编排。课程强化了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要素,由浅入深,梯次渐进。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力争通过一年的学习,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并且拓宽各种渠道,扩大学生英语输入途径,提高学生语言的输出能力。同时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和大学英语考试的要求及应试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和对策,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在英语知识和技能方面达到了相应的水平,从而能顺利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测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四、结语

职业技能教育面向的是社会就业、面向社会的行业市场,教学的内容应当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时符合个人需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幼儿的英语教学是分阶段进行的,一般是根据学生以后的职业定位来进行设定的,以就业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不同于一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幼儿英语教育分阶段教学的提出,让我们在幼儿的英语教育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以幼儿英语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基本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为指导思想,强调新方法的感受和实际效果,获取对新方法的体验不单单靠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教学,而是通过亲身体验才能获取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幼儿英语教育的创新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通过对幼儿英语教育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高峰高师学前教育类专业英语教学刍议高教论坛2008年05期

[2]李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小学英语儿歌教学的论文

小学英语 教育 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面对初学者低龄时听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对 英语学习 的较浓兴趣,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 毕业 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小学英语兴趣教育的探索实践》 【摘要】本文作者 总结 自身教学经历,结合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具体实践、做法和感受,介绍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的方式 方法 , 文章 采取举例法,分别对字母教学、新单词呈现以及教学临场应变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的做法进行阐述、说明,强调英语兴趣教学的重要作用和良好效果,对年轻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英语兴趣教学实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形式重复和教授方法单一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造成学生认为英语课程枯燥,学习兴趣不浓。实践证明, 学习英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动、贪玩,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兴趣,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地创新施教形式和 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和保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趣味学字母 字母教学是英语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字母学习如果充满乐趣,学得轻松,就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而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字母阶段,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和字母做游戏,交朋友。 新授时,利用幻灯片,如椅子变成小写字母h,哑铃变成大写字母I等,还可以编写一些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母的形状,如:大写M象高山,两座高山肩并肩;大写N三兄弟,手牵手不分离。这个儿歌不仅提示了形状而且还提示了笔画数。(音标教学也可以采用此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发音特点,例如:双元音〔au〕,小胖猪真贪多,大大西瓜摆上桌,嘴张大,啃得多,〔au〕、〔au〕! 操练和练习时,可采用下面的游戏: 1、What’s missing?抽去一张字母卡片,让学生说出什么没有了。 2、左邻右舍。教师出示一个字母,让他的左邻右舍的学生快速上讲台,站在相应的位置上,其余学生一起认读这几个字母。 3、教师或一名学生可用手指、下巴、手肘、脚等身体部位在空中“写”字母,学生猜或教师发指令,学生在课桌上、椅子上、文具盒上、地板上等不同地方练习写字母,或同桌之间相互在手心或脊背上写字母,让对方猜。 4、按发音归类时,可玩“招兵买马”的游戏,找出五个手持元音字母的学生当大将军,其余学生当兵卒去投靠将军。 等等…… 在教学巩固时,一是可以采用儿歌突破难点;二是手势掌握重点。如在教唱“ABC Song”时,可这样结合手语伴唱(图略);三是形象化增加趣味,如出示一张写有“日”字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所含有的大写字母,或找出某些图形中的字母;四是可采用猜 谜语 的方式,1-1不等于0,(H)。1+3不等于4或耳朵一边长,(B)。子弹射出枪,(j)。弹弓没皮筋,(Y)。扎个小辨俏模样,(a)等等。 二、新单词呈现方法 学生对语言材料感知和理解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呈现知识的方式、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认知过程的相互协调。导入和呈现方法的多样性,在英语新授课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总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直观呈现法。包括实物、卡片、教学挂图、 简笔画 、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从而让学生学得深刻、记得牢固。 2、游戏呈现法。采取 魔术 等游戏方法学习新单词,能够唤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枯燥的教学内容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态语呈现法。采用这种呈现方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比如在教jump,walk,sit,stand等动词时,教师可直接做动作,一些名词可参照手语。 4、悬念、谜语呈现法。如在教授水果类单词时,教师先绘画出一个圆圈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It’s a ball. or It’s a face.”等等。接着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添加寥寥数笔后,使圆圈变成苹果、梨、橘子等等。 5、以旧带新呈现法。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 经验 越丰富,感知就越迅速、越全面。因此,要使学生获新的知识,教师可在热身运动warming-up阶段,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来强化旧的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教学。 三、应变出精彩 一直以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以取得课堂教学的满堂喝彩是英语教师的孜孜以求。在“目标-过程-结果”的演变序列中,除了预设的精彩,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会萌生出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教师若能善于捕捉,善于利用,那么一个个超越预设,洋溢着弥香的精彩教学瞬间就会随时呈现,下面的教学案例就可以充分反映这一点: 1、在一次公开课前,教师的课件、录音机、投影仪等准备一应俱全,可偏偏这时停电了,教室里顿时弥漫着无奈的气息。尽管辛辛苦苦制作的课件没有派上用场,但教师凭着教学图片、简笔画功底也完成了一个简约、朴素的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别有一番情趣和效果,可以说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同样是成就教学精彩的基本元素。 2、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由于一名学生个子矮小够不到板书,无法完成教学游戏,教师便将其抱起完成了这组教学游戏,学生显得非常兴奋。为此,教师得到灵感,将相关教学游戏拓展为同组队员互助完成的形式,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协作意识,、学生的参与兴趣也更浓了,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向上。 3、在一次“传辫子帽子”女孩介绍自己的游戏中,辫子帽子意外的落到一个男生手中,学生们以为老师会换一个女生来介绍,教师却鼓励这个男生用女孩的声音介绍了自己,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和高度关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语言的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胆量,巩固了记忆效果。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模式应符合少年 儿童 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遵循中国小学生学习外语的规律和语境。实践证明,小学英语实施兴趣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我想学”的方向转变,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克服语言学习的畏难情绪和减轻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畏难情绪及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汤利利,女,1973年8月生,沈阳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小学高级教师,从事英语教学17年。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篇二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 文化 知识、开发智力、提升能力的主要 渠道 ,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因此,我们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从精心备课,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讲究提问技巧,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多维度整合,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方面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探究一二。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效果 新课程改革的到来,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新课程中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落实到英语教学中来,并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英语教学之路,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无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对此,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精心备课,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精心备课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它包括备教材、备学生等。而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果才会越高。因此,我们要重视备课。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明确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思想动态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安排教法,做好课堂调控。只有这样,教师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二、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处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好学、乐学、善学。 1.导入激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正是起着这样的作用。成功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多媒体课件导入等,只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导入方法,就一定能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心理,主动进入学习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新课导入时教师切忌舍近求远,在谈了一大堆与本课课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后,才迂回到本课新话题,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严重浪费。 2.游戏激趣。小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而游戏教学正好符合小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使之在玩中掌握各种英语知识。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英语技能,满足他们寻求知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了英语学习之中。 三、讲究提问技巧,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成功的提问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中教师应讲究提问技巧,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问要明确、清晰。教师要把问题交代清楚,必要时将一些问题口语化,让学生听清楚教师在问什么。二是提问要适时。教师要把握最佳时机提问,即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化解难点、深化认识。三是提问不宜太多。一堂课如果有太多的问题,让学生长时间地处在思考中,学生就会厌倦、懈怠,学习效果就会明显下降。因此应给学生足够的练习、讨论时间,多设计一些问中有练、练中有问的题型,提问与练习两者互相融合。四是提问要难易适度。教师的课堂提问不能过于简单,仅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也不能过于有难度,应照顾到大多数学生,保证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五是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提问后不能要求学生立刻给出答案,应提供他们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四、多维度整合,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既要符合教学内容,又要符合小学生学英语的认识规律和一般教学原则;既要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又要合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 1.分层教学。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其 学习态度 、知识基础、接受能力都各不相同,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分层教学,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人人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具体来说,分层教学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问题分层、作业分层等,不论在哪一个环节,教师都要遵循以下原则:对优秀学生,要严格要求,让他们“吃得好”;对中等学生,要多引导、督促,让他们“吃得饱”;对学困生,要主动亲近,及时补救,让他们“吃得了”。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各有所获。 2.多媒体辅助教学。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学校教育,其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不仅听觉效果很好,视觉效果也很好,它不但能展示图文声像,还可以模仿真形象再现,即化抽象为形象,而且妙趣横生,从而降低了认识难度,突破了教学难点。教材中有些重点、难点,若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则过于抽象,且长时的有意注意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和厌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文字编成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并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以帮助他们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以至于忽略了教学内容。而应结合学生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将电教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从而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只有从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以新《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 反思 自身教学行为,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开创小学英语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谢婉瑜.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J].成才之路, 2012(15). [2]王娟.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 措施 [J].新课程(小学),2012(01). [3]王晴.教学也要量体裁衣――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误区[J].新课程(小学),2012(09). [4]陈典芳.有效:有趣・有用・有效――浅谈小学英语有效性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篇三 《小学英语教育若干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在小学教育中,造就小学生养成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责任"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后续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虽然只是初步涉及相关基础知识,但是其在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养成与语感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其次,提高国民整体英语水平"小学时期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阶段,英语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国民英语水平,提高整体素质;最后,面向未来,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如今,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涉及英语,不管是科研工作,还是经济贸易工作都离不开英语" 二、小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与方式落后 在小学英语教育中,部分教师仍在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对英语学习的真正意义产生忽略"在教学方式上,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只是死记硬背,严重忽略了英语语言的实践" (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部分小学在其发展中,并没有配备专业的英语教师,而是让其他任课教师或非英语专业教师来兼任英语教学"这部分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较为有限,英语基础差,发音不准确,词汇量严重不足,对英语知识的把握不够准确,同时其 英语口语 与交际能力较差,在英语教学中难以正确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 (三)英语运用环境较少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行了重点强调,在小学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对老师设置的英语对话进行简单练习,而听!说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学习远远不够,英语运用环境的创设对学生各种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外籍教师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小学英语教育间题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 一方面,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英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参加教学讲座及培训,对小学英语课程的改革重点得以充分认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树立其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对英语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创新英语教学形式,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提升自身的 网络技术 应用能力,独立制作教学课件,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运用,运用网络进行英语交流与学习,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作为英语教师,要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重新审视,增强自身的英语专业能力,完善自身的英语知识结构,同时要强化教学理论进修,与时俱进,掌握英语教育中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教育原则"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杂志!书刊,听英语广播等形式,不断吸收新知识,对自身掌握的英语知识进行不断更新,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学校教育的不同需求,从教师招聘!课程设置!人事调配以及教师的再教育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研究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与进修,全面提升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通过英语角或网络拓宽学生的英语运用环境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交流是最佳 学习方法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锻炼其英语学习能力,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其组织教学能力,拓宽学生的英语运用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英语角等各种英语交流活动的组织,鼓励小学生积极参加,进行英语交流,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外籍英语教师来校开展英语讲座,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吸引学生的英语兴趣;还可以运用网络交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以外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英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小学生的基础教育中,英语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当前,小学英语的教育问题日益显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小学生的后续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学校,要对英语教育引起高度重视,为英语教学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谙熟小学英语教学特点,营造和督促学校创设学习英语的有利环境,也应该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情景,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实践、大胆交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的。 一、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一般来说,小学生刚从学龄前的游戏活动进入系统的学习阶段,他们对学习的动机比较模糊,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而兴趣又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性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握好小学生的初步兴趣,这种初步兴趣就是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时有一种很强的好奇心,而这种初步兴趣是极不稳定的。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升华为热情和爱好,就要在教学活动中下工夫,要懂得童年期的心理特征,要懂得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不是来源于英语语言本身,更多的则是来自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形式。 2、要营造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教师是语言活动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也是关键作用。教师的思想、教学态度、性格、志趣和情感等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语言里要流露出安慰和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任何训斥、讥笑和讽刺都不利于双边活动的开展,还将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关心、帮助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耐心帮助,同时鼓励他们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使其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在培养技能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到,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还很弱,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要充分利用图片、挂图、实物、幻灯、录音、录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游戏、英语竞赛、表演、英语歌曲、儿歌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听力、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要重视英语的基础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一些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 在培养习惯方面,教师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多听、多说、敢于大胆开口,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另外,书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之一,从小学起教师就应当狠抓学生的书写教学,并常抓不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要起到示范和身教的作用,教师自己的书写首先要做到工整和规范,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环境和情景的创设 1、创造英语学习环境。眼睛看到的主要指的是硬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主要指的是软环境,一种语言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听得懂说得出,这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去引导、去营造环境去创造机会。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毫无疑问老师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其次,在课堂外也尽量多用英语,三是举行英语竞赛活动。学校的大型活动尽量让学生主持并运用双语。这些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英语学习情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举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二是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 三是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应正视现实,认真分析现行教育教学中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与日俱进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创造最佳环境,寻求最佳办法,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英语教育应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教材的灵活使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教材教学内容调整使用

现在的英语教学,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活动手册、练习册、教学图片、单词卡片、录音带和教学光盘等等配套的教学材料可供教师们参考和使用。其中最为根本而且使用率的仍然是教科书。现代外语的教学理念已不再把教科书看作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充分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科书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转变“为了教材而教”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来教”的教学新思想。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对教科书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增补、改编和浓缩……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教学内容顺序的适当调整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知识更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和能力需求以及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的调整: 单元之间的调整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教科书中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比如,单元之间有问路、购物、约会、打电话等相关内容的,将它们进行调整、重组后再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广州市小学教科书英语口语第一册》(一年级使用)的第二单元,是学习有关文具和句型I have…内容的;第三单元继续学习句型I have…和数字;第四单元学习11种颜色词和句型I like…;而第五单元是学习玩具和句型Do you have…?Yes, Ido/No, I don’t又是相关连的。鉴于这种情况,可以在学习第二、三单元的内容后,把第五单元提前到第四单元之前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通过对单元之间顺序的调整,重新激活了学生认知的兴奋点,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还让他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单元内的调整: 单元内的调整指的是教师根据单元内的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现行的《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三年级使用)的第三单元(第七、八、九课)主要学习八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国籍的单词和几个相关的句型。其中第七课的课文较长,句型且比较难懂,其间还先出现了更难记忆和区别的几个国籍的单词,但却在第八课才出现几个国家的单词,而且课文内容少,句型也简单易懂。这样的教材安排不太恰当,也不利于刚接触英语不久的三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为此,教师应该把第八课提前先教,然后再教第七课,结果明显不同,学生不但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几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国籍的单词,而且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和学会运用句型。

3、课内调整: 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内的几个部分的顺序。例如,现行的广州市小学三、四年级英语教科书(除了讲故事那一课)每一课主要都是由(Dialogue, Singalong, Rhyme, Work with language and Fun with Language)五部分组成。很多时候,教师都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自行调节这几部分的顺序或者组合它们,以便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巩固学习内容,而且利于教与学。

二、教学内容的浓缩

现行的广州市小学三、四年级的英语教材,有着“高输入、高频率、多出现”的原则,而且具有相对完整性,那么里面的某些课文内容也相对较长且多,这对年龄相对较小而且也学了不多英语的学生来说,无疑存在一定的难度。怎样来降低难度呢?首先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可以采取对教学内容进行浓缩的办法。例如,《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三年级使用)的第四课有六段对话,在熟悉单词的前提下,可以先学习由课文编成的一个歌谣(即浓缩课文要点):

Uncle Tim has a farm.

I have a farm,too.

Do you have a f arm?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pigs?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cows?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goats?

No, I don’t.

然后再来分析句型和学习课文,收效自然不错。教师依靠教材但不固守教材,最终却能省时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见,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

三、教学内容的改编

具有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节奏明快等特点的儿歌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中将课文改编成儿歌或歌谣并伴随一些动作或音乐进行教学,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既可以放松肢体,又可以轻松的掌握所学内容。以歌促学,寓教于乐,且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何乐而不为?例如,《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三年级使用)的第四课可以把它改编成一首孩子们熟悉的歌曲并配合动作来进行教学。

Wash You Face

1=G 4/4

1 2 3 1 | 1 2 3 1 |

Wash your face. Wash your hands.

3 4 5----| 3 4 5----|

Clean your teeth. Clean your ears.

56 54 3 1 |56 54 3 1|

Blow your nose. Blow your nose.

1 5 5 1 | 1 5 5 1 |

Brush your hair. rigtht

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不仅很快地学会了这首歌,而且还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歌里的几个句型以及相应的有趣动作,教师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不断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不断更新教与学的方式,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现行的教科书中有些内容略显枯燥单一,此时就需要教师去创设情景,变静止的文字为活泼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们在说、玩、唱、演中体会、理解和运用语言。比如,《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三册》(四年级使用)的第一课,主要学习如何购物。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或一味的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就没有真实感受,而且对句型也会把握得不够好。此时,教师如果把课堂设在操场上围圈而坐,接着叫一些学生进行时装表演,边说衣物的英文名称边展示衣服,然后教师提示一些购物用语,就让学生们自由到各“专卖店”(由一部分学生扮演和组织)去购物。没有了课堂的限制、真实又生动的情景让学生们尽情地投入其中,并且切实地感受到购物的乐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要学的内容。如此地活化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非常受师生们的欢迎,而且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让学生去创造如何使用教材

教学不只是教师的任务,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留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创造使用教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再提交教学设计,经过评选,教师再进行教学。实际上,最后教师只是提点一下已足以完成教学内容,因为学生们在讨论、设计、评选教学设计的同时已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掌握了所要学的内容。这一方法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但也是可行的。

总而言之,随着新一轮教改的继续推行,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打破传统观念,突破定势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增补和改编等,从更深层次上去认识和使用教材。这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新时代的教学所需。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摘要】 时代在改变,步入21世纪,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关键词】 小学英语生活化培养运用

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中国教育家陶行之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依托教材,结合教材,使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同学们最爱谈论的小动物,最喜欢吃的水果、食物,最爱玩的体育活动,同学们每天都能用到的日常礼貌用语。又如现在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及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话题包括: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等,这些都莫过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目前,很多英语老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能抓住这一特点,能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

如“My name is Emma.” “I'm from China.” “I am twelve.” “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另外,根据教材内容安排,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This is my is a likes watching TV.”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 “This is me.”等。现实生活英语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教与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更需要使学到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情趣。教师在新课标的感悟下,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进一步探索英语教学生活化。

二、营造氛围,创设情境,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气氛。

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中,老师的微笑,老师的上课*,老师的表扬与鼓励是十分的重要,不仅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心里,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2.多种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良好的教学情景场、充分的空间环境可以限度给予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天地。情境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重点运用的方式之一。学生只学习不运用,我们的教学也是失败的。学生不但要学习,还要会运用,这样,才可以说学生学会了英语。语言来源于生活,更应运用于生活。通过设置情境,结合表演,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中快乐、活泼地学习,从而达到运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Dotheexercise》一课中,教学重点是学习游泳前准备活动的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领会到所学知识就在身边,课前,我带学生到游泳馆游泳,同时录制了一段我们游泳时的录像,制成教学课件,上课时放给学生看,为学生创设一个游泳的情境。在讲授食物的一课中,由到餐厅就餐的录像设置问题,进行事物单词名称的复习,同时为句型操练设置情境,分别给每一小组发空白菜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自己的菜单,然后模拟教师在餐厅的情境,用所学的句型进行实际交流。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既学习了英语知识,也了解到西方文化,使所学内容在生活中能够运用。而在教授过马路的句子时,创设的情境是学生每天都会遇到的过马路看红绿灯,通过这一情境,学生学会了英语的表达方式,也了解到过马路时的规则。创设情境会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的熟悉,认识到英语就在身边。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语言情境,给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平台,把英语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如在学习水果一课中的“CanIhelpyou?”句型时,事先摆好一张桌子,在上面放些水果,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对话和示范。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自然习得语言的表达意图;在练习时,让学生两两结伴购物。在生活化环境下,课堂成为交际性场所,言语性课堂,具有了真正的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

3.“Free talk”,搭建真实的语言环境。

会话导入就是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会话,导入新课。师生间的会话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笔者采用推广“分组定员制”,即各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组长,组成一个学习集体,这种方法要求组内的每一名学生,自己组织一段指定主题的会话内容,老师以此作为提问的依据,锻炼学生的熟练程度;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要求学生根据新授的内容组织补充、修改、扩展,然后在新的层次上再会话新的内容。“学生英语值日制”,这种方法它要求每组的每一名学生轮流值日,自设情景,并由其他组几个同学共同参与,演示以前学过的对话,或把学过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讲述自己的家庭(三年级的学生内容)、谈论一张图片、一个公园、介绍新同学等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现自己,又能使全班同学受益,促进彼此的互相提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如果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情景阶段,使用在教授新知识前,则是表演、复习;使用在后,则是新知识的巩固、发展,从而达到教学要求。笔者认为,这种方法的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要有计划,不能急于求成,要注意表扬鼓励,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情景中学习、表扬、提高。

三、以作业为桥梁,实现语言知识生活化。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有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扩展学习语言的平台。

教科书上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有时教师往往可以让学生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字母前,我拍摄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KFC,M,WC…搜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打印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 My files, E-mail…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让他们掌握真正有生命力的语言。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指导】 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对学生而言,听力往往又是难度的。传统的教学长期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状态也影响了他们听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听力能力相对薄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国学生告别“哑巴英语”的学习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英国着名语言学家P.格里说过:“初学者更需要天才教师的技巧。”教师在英语的启蒙阶段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听力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获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语言学研究表明: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听得懂,然后才能表达得清。这一点可从幼儿语言学习中看得更清楚。幼儿牙牙学语首先是认真地听,然后才能模仿着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妈妈”,也是在听了父母多次反复训练,才最终开口说的。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它是主动的解释,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更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在瞬间就完成了,但对连续语流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要较好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学生需要对内容情节、对没有听清楚的内容进行猜测;找内容的大意;抓关键的细节等。这些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对听力练习有兴趣,克服恐惧的心理。美国心理学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根据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小学生不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要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明确语言的含义,与此同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回答问题。一旦出现不会回答的题目,学生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变得手忙脚乱,结果往往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因此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避免使其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听懂一段文章,必须具备听的动机、自信心和自然放松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单词和句子的教学,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来学习而不是进行机械的操练;课堂上进行对话表演活动,设计合理的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牛津教材中,每单元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图片,我就请学生们组对进行模仿、配音的听说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潜移默化地练习了听力。有了兴趣,学生听的热情就被调动了起来。

当然,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一定要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重视常规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坚持用英语授课,从而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教师本身要具备较好的语言素质,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置身于英语的海洋,逐步掌握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进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样做的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输入量越大,语言的输出才会相应提高。当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便会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缺乏自然英语环境的小学生来说,平时的课堂教育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

同时勤朗读也是提高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听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自身正确、娴熟的发音。英语语音的正确、语调的优美流畅、节奏的把握都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朗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确优美的语言材料,多听录音,努力创造听的环境,多模仿,多复读,体会说话人的情感。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多背诵。最后,能够流利应答日常用语,精彩对话脱口而出,说得出才能听得懂,听力水平才会有相应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课文朗读的练习,常常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注重音、弱读等标志,要求学生根据标志,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中的朗读。当学生熟练掌握对话后,可以让他们自编对话,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人物身份,表演对话,最终达到能够自如运用语言的要求。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除了在课堂上坚持用英语授课,在课后我也鼓励师生相互之间随时随地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形成浓厚的课外英语氛围。渐渐地,学生对说英语不再害羞,而是能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也逐步提高了。最后,适当的听力练习能起到强化训练、提高听力能力的作用。配套的英语听力练习是训练学生听力的必要措施。每单元的练习应该和课文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应该在完成练习的时候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攻克听力难点。通常在听力训练开始前,我会要求学生快速浏览练习,和学生一起预测将听到的内容,暗示所听的重点和关键,教会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善于捕捉那些有用的时间、地点、人名、动作等信息。对于暂时听不懂的地方,切不可作长时间停顿。

在这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我慢慢发现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逐步提高,兴趣不断加强。以前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愿意举手了,原来基础较好的学生说得更流利了,听力练习正确率有了显着提高。

栏目热门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