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得名的地方叫介山。介子推得名的地方叫山西介休绵山,又名介山。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把位于山西介休的绵山命名为介山。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
介子推得名的地方叫介山。介子推得名的地方叫山西介休绵山,又名介山。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把位于山西介休的绵山命名为介山。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介子推人物精神
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则体现了正道之义。介子推的行为并非忠君而是爱国,以后世儒家评价必为忠君之典范,而成为中国儒家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这实在是对介子推之毁誉啊。
以后人的价值观将其行为定义为迂腐愚昧是错误的,即使在今天忠于国家也是应当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