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社区卫生原则:在公共场所或集会之前,应加强洗手或手消毒的频率,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1. 频率原则:在接触可能污染的物体或场所后,应及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以防止传播疾病或细菌。
2. 持续时间原则:洗手或进行手消毒的时间应达到一定的持续时间,通常为20至30秒,以确保彻底清洁或杀灭细菌。
3. 手部清洁原则: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涂抹适量的肥皂和水,揉搓双臂、手背、手指、手指缝和手腕等部位,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纸巾或干燥器擦干。
4. 手消毒剂原则:手消毒剂应选用含有有效成分的产品,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涂抹适量的手消毒剂,揉搓双臂、手背、手指、手指缝和手腕等部位,直到双手干燥。
5. 个人卫生原则: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剪指甲、勤洗手、穿干净的衣服等,以减少病菌或细菌的传播。
6. 手部皮肤保护原则:洗手后,应使用保湿的护手霜或润肤剂,以保护手部皮肤不受干燥或刺激。
7. 食品安全原则:在接触食品或进食之前,应特别注意洗手或进行手消毒,以防止食物污染或传播食源性疾病。
8. 医疗卫生原则:在医疗场所工作或接触病人之前,应采取更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包括戴手套、使用带有酒精的手消毒剂等。
9. 社区卫生原则:在公共场所或集会之前,应加强洗手或手消毒的频率,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10. 教育宣传原则:提高公众对洗手与卫生手消毒重要性的认识,广泛宣传正确的洗手和手消毒方法,以提高社会卫生水平。